查看原文
其他

CGPI思享会上海站 | 萨拉蒙:慈善新前沿

国际公益学院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
2024-08-23

3月11日,继北京CGPI思享会后,莱斯特·M·萨拉蒙(Lester M. Salamon)教授前往上海,出席在五峰讲堂举办的“CGPI思享会——慈善新前沿: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变革”上海站的分享,与华东地区的公益同仁就慈善领域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进行讨论。

学院EMP校友、玛娜数据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张唯主持了本次思享会。EMP校友、“第一反应”首席运营官陆俊在思享会上进行了案例分享;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丁立、国投基业投委会主席释元等嘉宾与萨拉蒙教授展开对话。


莱斯特·M·萨拉蒙教授

萨拉蒙教授回顾了全球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来源,发现慈善捐赠的占比很低。在此基础上,萨拉蒙教授提出了社会投资变革的“四个超越”:超越捐赠、超越遗赠、超越基金会和超越现金。传统慈善主体是个人和基金会,主要依赖捐赠,工作方式和杠杆力量也非常有限。新慈善有多个行动主体,包括一些股权机构、投资机构或者债券公司;不仅仅依靠捐赠,而是使用多种金融工具,用不同的私有资金服务于社会目的。萨拉蒙教授强调,全球慈善正处于重大的变革中,新主体和新工具的产生有赖于需求侧对慈善界提出的新需求。发展慈善新前沿任重而道远,首先必须让其“可视化”——让更多的人知道,并付出自己的努力,让新慈善能以“现象级”的速度往前发展。

 

作为国内少有的集科技、数据、公益于一体的社会组织,玛娜基金会从2015年开始就基于社会价值,通过数据科技的创新方式,为公益生态提供“建设者”的角色。张维校友也和大家分享了玛娜基金会现在正在关注四大议题:第一是关于公益和慈善行业的基础技术创新;第二是个人数据权益的理论和应用创新;第三是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;第四是人文精神与技术的结合;对这些议题的讨论和推动,将更好地建设社会创新的共同体。

 

EMP校友张唯


“第一反应”是中国共益企业的代表,陆俊校友向大家分享了“共生、共益、共赢”的急救方案,立志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国方案,而不仅仅是解决中国问题。目前第一反应的急救解决方案已走出国门,为三届东京马拉松提供服务,并成为了美国心脏协会在中国最大的培训机构。

 

EMP校友陆俊

在圆桌对话环节,丁立副主任分享了恩派公益从2006年开始孵化公益组织的历程,2015年起,恩派也逐渐把重心放到对社会企业领域的支持。她表示社会企业也不能逃避商业法则。

陆俊谈到第一反应的创始团队都来自商业背景,他们用商业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。但在扩大规模和市场化的同时应保持初心,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应强调中国本土解决方案和模式。他希望未来中国也会有社会创新的案例可以成为经典,供世界借鉴。

释元分享了国投基业的影响力投资案例以及开展的相关工作,包括无障碍信息建设、快递行业的急救服务体系等。同时表示希望能够更加开拓国际视野上,学习更多的新案例、新经验和新前沿。

圆桌对话

 

圆桌对话的最后,嘉宾向萨拉蒙教授提出问题:第一,如何衡量国际性的解决方案和工具是否适应本土情况?第二,商业和社会企业二者结合,如何去提升社会对它的接受度?


萨拉蒙教授认为,两个问题本质是相同的,即:我们需要采用标准化的工具还是本地化的工具,又如何让公众的提高对工具的接受度?他的答案是:本地化是有必要的。例如,影响力债券在英国销售时,就叫影响力债券。但进入美国市场时,却更名为:“为成功付费”。这两个名称的核心概念是一致的,但因需要让当地的公众更好地接受,就要从语言和文化传递上进行调整。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也是一样,大家可以关注不同点,可以本地化,但更重要的是抓住核心本质和共通性内容,才能创造核心价值。


本次思享会围绕萨拉蒙教授的新书《慈善新前沿:重塑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新主体和新工具指南》举行,该书由萨拉蒙教授耗时三年完成,学院于2018年引进译介,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。


扫描二维码

独享七五折预售折扣

了解更多

CGPI思享会 | 萨拉蒙教授: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变革


本文源自 国际公益学院

 统筹  薛炜      责编  梦歌 




 点击窗口了解详情 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深圳国际公益学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